工信部公布的《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(2021年本)》和《光伏制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暫行辦法(2021年本)》已于3月15日起實施。其中,《2021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》提出,引導光伏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,加強技術創新、提高產品質量、降低生產成本。新建和改擴建多晶硅制造項目,最低資本金比例為30%,其他新建和改擴建光伏制造項目,最低資本金比例為20%。
《2021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》還明確,鼓勵企業將自動化、信息化及智能化等貫穿于設計、生產、管理和服務的各個環節,積極開展智能制造,提升本質安全水平,降低運營成本,縮短產品生產周期,提高生產效率,降低產品不良品率,提高能源利用率。
另外2021年版本相較于2020年在“生產布局與項目設立”上有2點不同:
1、2020年版本發現,嚴格控制新上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,2021年版本,主要以引導光伏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為主。也就是說,今年對擴產項目不做嚴格控制,以引導為主。
2、光伏制造企業新建、擴產的項目類型有所變化2021年版本,以多晶硅制造項目、其他新建和改擴建光伏制造項目為主;而2020年版本,除上述項目,還有電池、組件制造項目,并對電池、組件項目的投資強度進行說明。
執行新版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后有什么變化
該文件由工信部每兩至三年更新一次,上一次更新是2018年3月。文件所指的光伏制造行業,主要為光伏用多晶硅、硅棒、硅錠、硅片、電池、組件、逆變器等。
2020年5月底,工信部曾下發《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(2020年本)》(征求意見稿),要求嚴控新上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,引導光伏企業加強技術創新、提高產品質量、降低生產成本。
意見稿提高了新建光伏電池、組件項目的轉換效率門檻,并對投資強度、智能制造及節能降耗等方面做出更高要求。經界面新聞梳理,相比去年的征求意見稿,此次下發的《規范條件2021版》在產能控制、新建項目要求以及工藝技術等方面有了明顯變化。
關于產能控制要求,意見稿中的“嚴格控制新上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”,變為2021年版“引導光伏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”。
在新建項目要求上,2021年版中要求,多晶電池和單晶電池效率不低于20.5%和23%,多晶組件和單晶組件效率不低于18.4%和20%”。與征求意見稿中的要求相比,多晶電池和組件效率門檻分別提高了0.5%和0.6%。
在工藝技術上,相比征求意見稿,2021版新增“實現高品質產品的批量化生產”的要求。一位不愿具名的光伏企業投資者關系總監對界面新聞表示,“由于產能控制難度大,因此轉變為依靠引導。此次對多晶轉換效率的要求更高,是為了加速多晶老舊產能的退出”。
呂錦標表示:總體體現了在產業發展方面,還是遵循市場規律,交給投資主體,政府只是在技術創新、高質量發展方向上做出引導,給資金資源配置上提供導向,不是上項目的先導意見。
山東航禹能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丁文磊對界面新聞表示,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的更新發布,通過主管部門的頂層設計,幾乎涵蓋了光伏各個生產環節以及各種原材料,可以說這種全流程的規范,對于加強行業規范,促進光伏產業從大到強的轉變提升中,起到了很好的保駕護航作用。
400-855-1855
0592-3754999
郵箱:sales@mbt-energy.com 售后:service@mbt-energy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