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知道《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》已經正式發布,這項規定出臺后提升了行業的進入門檻。可以對多項環境指標降低能耗和污染,對我國多晶硅行業的長期有序發展大有裨益。
但由于整個市場仍看好多晶硅行業的供給缺口和未來發展前景,部分資本還是會考慮對多晶硅行業進行投資,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曾經400美元/公斤的多晶硅行業暴利時代一去不復返,以光伏行業的高速增長來看,多晶硅行業利潤仍可能保持上升態勢。
根據《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》的規定,在能耗和資源回收方面,規定太陽能級多晶硅還原電耗小于80kwh/kg,現有項目也應得到論證和批準。不達標的予以整改,不達標的退出多晶硅生產。
顯然,這些技術指標對大企業來說是好的。據《中國證券報》記者了解,國際大廠的降耗功率為60-70kwh/kg,國內最大多晶硅生產商保利協鑫的降耗已達60kwh/kg。如果政策能夠堅定執行,國內很多1000噸以下的項目很可能會退出市場。更重要的原因是多晶硅的價格是全球市場價格。即使這些技術指標相對落后的企業勉強達標,如果沒有生產經濟,也會被市場淘汰。中期來看,多晶硅行業現有供應量不會大幅增加,市場供應缺口至少2年仍將存在。
據了解,按照目前的設備成本和工藝水平,3000噸單線多晶硅項目投資已降至15-20億元,較前期25-30億元投資下降40-50%。但如果《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》規定的自有資本不低于30%,那么企業想投資多晶硅產業,門檻為6億元。
或許對于一些有實力的企業來說,資金不是問題,但多晶硅行業的投資周期是應該考慮的。一般3000噸項目,建設周期為12-18個月,調試周期為6-12個月。如果所有技術都符合標準,最早也要2年才能真正釋放產能。也就是說2020年初正式開工建設,穩定的月產量要到2023年初才能產出。為什么國內萬噸級多晶硅項目屈指可數?除了投資大,作為大型化工過程工程的多晶硅項目,實際上存在很大的技術風險。目前包括特變電工、航天機電等上市公司在內的很多企業的千噸級項目,經過一年多的試運行,依然運行不佳,主要是生產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。
國內多晶硅產業正處在技術提升、成本下降的轉折點上。就成本而言,國內絕大多數多晶硅產能成本在40美元/千克以上,相對于國外先進產能具有較大差距。但是國內少數企業已經開始技術突破,如保利協鑫、南玻等企業的多晶硅成本已降至40美元/千克以下。
《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》的出臺有利于國內產業淘汰落后產能,促進先進產能的發展。市場普遍看好南玻A在多晶硅方面的技術和市場前景,大部分認為南玻A是A股市場上最具投資價值的多晶硅企業。
400-855-1855
0592-3754999
郵箱:sales@mbt-energy.com 售后:service@mbt-energy.com